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中東第五次戰爭-黎巴嫩戰爭(上)

自從如同阿拉伯國家領導般的埃及與以色列關係逐漸正常化後,阿拉伯國家皆未再針對以色列的存在,做出軍事上大型的挑釁或攻擊,除了一直都希望能以武力毀滅以色列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及想要拿回戈蘭高地的敘利亞。

1948年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約有超過70萬巴勒斯坦人逃離或被逐出家園,並居住在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約旦河西岸與加薩走廊等地方的難民營。對失去家園與在難民營生活感到沒有希望的巴勒斯坦人,開始組成游擊隊,1964年在約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Ramallah)組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簡稱「巴解」(PLO)。直到1967年的六日戰爭後,巴解組織形成一支強大的力量。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成立當日。(圖片來源:Birzeit.edu)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旗幟。(圖片來源:The New Arab)

約旦國王胡笙.賓.塔拉勒(Hussein bin Talal)十分支持巴解組織,並提供居住地也保護他們,於是巴解組織初期以約旦為中心進行活動,對以色列邊境進行多次突襲攻擊。

直到1970年,因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日漸壯大,並策劃顛覆最開始就接納著他們的胡笙國王政權,並暗殺胡笙,逃過死劫的胡笙決定驅逐巴解組織,於是爆發了約旦內戰(又稱:黑色九月),之後巴解組織轉移陣地至黎巴嫩。

1972年由巴解組織發動的驚世駭俗的恐怖攻擊事件-慕尼黑慘案(Munich massacre),巴解組織成員在奧運會挾持並殺害以色列運動員代表團,造成代表團11人全部身亡,導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為攻擊涉嫌的巴解組織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本來就排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黎巴嫩馬龍派政府,沒有禁止以色列對巴解的攻擊,造成黎巴嫩與巴解組織雙方不滿情緒更加升溫,最終造成黎巴嫩內戰,讓擁有「東方小巴黎」之稱的黎巴嫩首都貝魯特(Beirut)轉眼間變成砲火中的煉獄。

1972年8月26日,以色列代表團在慕尼黑奧運會進場時。(圖片來源:Taiwan News)

黎巴嫩內戰,昔日「東方小巴黎」之稱的貝魯特滿目瘡痍。(圖片來源:American University of Beirut)

以色列自慕尼黑慘案後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存在更為警惕,尤其當巴解組織就位在以色列北方的黎巴嫩南部時,以色列決定幫助親以色列的黎巴嫩馬龍派政府,提供武器給馬龍派政府,希望能透過馬龍派解決巴解組織。與此同時,一直視以色列為眼中釘的敘利亞,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提供武器給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希望這與自己擁有同樣目標「摧毀以色列」的巴解能成為己方的助力,於是以敘兩方皆在各自的期待下,間接介入了黎巴嫩內戰,埋下中東第五次戰爭的因子。

無法控制國內激進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黎巴嫩政府,不料在1982年6月3日晚間,巴解組織裡法塔赫(Fatah)派系的恐怖份子在英國倫敦槍殺了以色列駐英國大使什洛莫.阿爾戈夫(Shlomo Argov),雖然阿爾戈夫大使逃過死劫,然而身負重傷的他,在接下來的後半生都過著無法行動的生活,直到逝世。

以色列駐英國大使什洛莫.阿爾戈夫。(圖片來源:Center for Online Judaic Studies)

如同壓垮駱駝的稻草,以色列最終以這件事作為緣由,出動陸海空三車約10萬多名士兵,對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行動,是謂「中東第五次戰爭」,又稱為「黎巴嫩戰爭」。

中東第五次戰爭的爆發,其實是「巴勒斯坦問題」的延續,以色列此次出兵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消滅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存在,以及試圖在黎巴嫩扶植親以色列派的政權。

戰爭開始

1982年6月加利利和平行動。(圖片來源:GPO)

1982年6月加利利和平行動。(圖片來源:Menachem Begin Heritage center)

在阿爾戈夫大使被射殺隔天,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向黎巴嫩首都(Beirut)與南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發動空襲。6日當天,以色列從西、中、東兵分三路向黎巴嫩進軍。在國防部長艾里爾.夏隆(Ariel Sharon)的指揮下,以色列在黎巴嫩南方(巴解組織所在地)發動「加利利和平行動」(Operation Peace for Galilee),為的是徹底消除巴解組織對以色列北方定居點的威脅,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與攻擊直升機轟炸巴解組織的據點,為地面裝甲部隊開闢一條道路,而運輸直升機提供以軍全天候的戰術與後勤支援。當裝甲部隊持續往北進入黎巴嫩三條蜿蜒與狹窄的道路時,空軍提供燃料與彈藥,使地面部隊得已炸出道路,繼續向北挺進,然而以色列空軍的作戰範圍,逐漸接近敘利亞在貝卡谷地(Bekaa Valley)的陣地,代表以色列與敘利亞必須再度正面交鋒,兩大勢力的碰撞已經無法避免。

1982年加利利和平行動路路線圖。(圖片來源:Israel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早在1981年春天,以色列偵查攝影機發現敘利亞將地對空飛彈(「SAM」,全名為:Surface-to-Air Missile)從敘國境內轉移到黎巴嫩的中立領土上,並於一年內在貝卡谷地與紮巴達尼山脈(Zabadani mountain)建立地對空飛彈網絡,數量的密度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甚至超過製造地對空飛彈的蘇聯本身。

地對空飛彈又稱作「防空飛彈」,由地面部隊或航艦發射,攻擊空中目標如飛行器與飛彈等。蘇聯製的地對空飛彈,幫助阿拉伯國家在第四次戰爭徹底壓制以色列空軍的行動,造成許多專家認為該飛彈的存在如同夾住了飛機的機翼,限縮空軍的攻擊與防禦,但此時敘利亞不知道的是以色列早已針對地對空飛彈進行長期的準備,並決定在敵方以為空軍無用武之地時,再度展示讓人驚訝的策略,於是展開了當時最大型的空軍戰「貝谷地之役」(The battle of Bekaa Valley)。

延伸閱讀及影片觀賞:

中東第五次戰爭—黎巴嫩戰爭(下)
中東第一次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影片)
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
中東第三次戰爭—六日戰爭
中東第四次戰爭—贖罪日戰爭

撰文|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