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福宣言與現今教會之間的關係
基督徒於本週稍早的十月31日當天展開改教500週年紀念慶祝活動。而我們提醒,這一天也是更多重要事件的紀念日,它們使得這一天更添重要性。
將近兩千年前的同一天,根據猶太傳統,先知以斯拉宣讀律法書給所有耶路撒冷居民聽,呼籲全國人民悔改。當時是西元前445年,他們得罪了神,並使神憂傷。
現今教會的挑戰
時間快轉到1917年十月31日,一個極其重要事件在這天發生,卻被許多新教徒忽略,早在當時的四百年前,馬丁路德將其著名95條論綱釘在教堂門口,以挑戰腐敗的羅馬天主教會。
自從英國戰時內閣(註)採用貝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即使信函標註日期為1917年11月2日)至此已歷經一百年,該宣言承諾竭盡全力遣返猶太人回到所屬古老土地上。而此事也正好與別是巴戰役(Battle of Beersheba)發生在同一天,在這場戰役中有800名揮舞刺刀的紐澳聯合部隊(ANZAC)士兵發動奇襲,令人大為驚奇地打敗了土耳其軍隊,此戰役為奪回耶路撒冷與巴勒斯坦全境鋪路,終止了信奉伊斯蘭教的奧圖曼帝國歷時四百年的統治。
在過去其他文章中,媒體曾寫過紐澳聯合部隊騎兵如何在榴霰彈、強力炸彈與機關槍掃射中,九死一生地企圖防止敵軍摧毀當地水井,而今天也是該事件的百年紀念日,值得好好慶祝。因為經過此戰役,它為猶太人復興及貝福爾宣言的實現得以鋪設道路,同時也實現了聖經關於猶太人從世界各地要歸回的預言。
倘若我們如同以斯拉一樣支持律法書,我們便將與律法書所屬的以色列人民站在同一陣線!
路德當時面對兩大挑戰—腐敗的教會以及實際上來自中歐的土耳其穆斯林侵略的可能—面對此兩者,他明白律法書(聖經)的重要性以及全國悔改的需要。
有許多人不同意路德的想法。若干德國牧者甚至建議對伊斯蘭教展開雙臂歡迎,認為此作法比起當時在腐敗教會的情況下更顯少壓制。
今日教會面臨同樣的挑戰,當世俗人文主義嚴重侵蝕社會的傳統猶太基督信仰根基、鄙視律法書並且越來越憎惡基督教之際,甚至我們的挑戰更加嚴峻。
部分根基被侵蝕的是源自一個基督教的節日—萬聖節,這是為了慶祝一個神秘的事件,這個事件使我們在此特殊的日子裡,失去了原該有的勝利精神。
萬聖節的意義被扭曲
萬聖節「萬聖節前夕」源於紀念亡者,其中也包括聖徒、殉道者以及已離世的所有忠誠信徒。但它目前已廣泛地被視為具有異教根源,且與鬼怪巫術有所關聯。其中一派的觀點是,萬聖節始於古凱爾特人的薩溫節(the ancient Celtic festival of Samhain)當人們點燃營火,穿上奇裝異服,試圖嚇跑四處遊蕩的鬼魂,而這種情況令人毫不意外地已經演變為對鬼魅的迷戀、玩弄惡作劇以及占卜遊戲的節日。
假使當時中古世紀教會對死亡的關注較少,多重視復活,也許今天我們就可以免除這些胡鬧。無論是哪種情況,這顯然都是魔鬼要將真理之光用黑暗巫術加以取代的伎倆。
如今我們身處黑暗時代,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有責任成為「山上的燈」,而不是放在斗底下(馬太福音五14前半)。跟著以斯拉、路德與其他人的腳蹤,一起協助恢復對律法書的重視。如今該是奪回21世紀異教主義佔據的屬靈領土之時,正如紐澳聯合部隊騎兵勇敢衝鋒橫越內蓋夫沙漠,奪取重要水井,以確保聯軍部隊不至失水而戰敗。我們也蒙召在屬靈槍林彈雨中奔走,為要重新從仇敵手中奪回救恩水井。牠竭盡所能用謊言與各種宣傳將這些井封住。
我們該怎麼做?
現代錫安主義者應該尋求恢復律法書地位—不止對以色列,也是對自己的國土。我們在聽主話語方面,已經忍受了長久的饑荒。
我們必須禱告,並努力讓猶太人有一天得以實現呼召,成為外邦人之光(以賽亞書49:6)。誠然,在70年前建國重生以來,他們已成為強大的國家,但他們仍未全然回歸律法書;他們已經回到這片土地,卻尚未全然歸回主。
那日將要來到,以西結書卅六章24-28節的內容將要應驗。而在此同時,我們必須透過友誼、支持與禱告,鼓勵他們,去認識被他們視為外邦人之神的耶穌,實際上也是他們的彌賽亞。事實上,耶穌來是為了他們而來(約翰福音1:11a,羅馬書1:16節),也曾應許只要他們全然順服祂,他們將成為耶穌「我心所屬我心所愛的」(出埃及記19:5)。
從這方面來看,有趣的是,族長約瑟被兄弟們拒絕後賣到了埃及;而耶穌在被多數猶太人拒絕後(當然,雖然也有為數眾多的人接受祂,否則教會不可能存在),有關於祂的信息被帶到一些國家「因此被傳到外邦去」,外邦人世界尊崇祂為生活中舉足輕重的角色。以賽亞也曾預言說,外邦人將等候祂的訓誨(以賽亞書42:4;並參馬太福音12:21)。
對英美兩國而言,可以這樣說,從十七至十九世紀之間,基督福音與聖經本身真是其所擁有最具影響力的教導,實際上可謂影響每個組織機構,並在過程中產生龐大財富與力量(羅馬書11:11)。與此同時,許多充滿熱情的傳道者離開家鄉到遙遠的世界各角落去,向異教國家宣揚福音。從某些方面來看,耶穌已成為外邦世界的主,隨著時間流逝,根據使徒保羅的話,這種狀況會激動以色列「發憤」。使徒保羅這位正統猶太教拉比將宣教帶到外邦人當中(羅馬書11:11)。
但正如約瑟從未忘記自己的兄弟們,並渴望與他們團圓,耶穌—其實祂是猶大支派的後裔,且在聖經中被形容為猶大的獅子(啓示錄5:5)–也藉著愛向祂那肉身上早已失喪多年的兄弟們伸出手。對這些人來說,在還沒有回轉前,情況是越來越糟。而在兩世紀以來(即使是多次的集體殘殺與納粹大屠殺之後),祂一直以全新的方式向其同胞顯明自己。
即使很可惜耶穌多半仍被視為外邦人的神,但猶太人的眼目已經逐漸被打開。例如,在1939年爆發的二次大戰中,人們相信已經有多達10萬名猶太人相信耶穌成為跟隨者。
不幸的是,其中有許多人已經在希特勒的毒氣室中喪生。但在大屠殺留下的灰燼中,我們不止看到重生的以色列國,還看到所謂的彌賽亞信徒人數不斷增長,將耶穌帶回祂的同胞當中。
正如約瑟是四百年之後以色列人藉著羔羊之血從埃及被拯救出來的預表,同樣地,記載在猶太塔納赫(Tenakh基督徒所說的舊約,猶太教正統版本的希伯來聖經)中,先知的話語也沈默了四百年之久,直到耶穌在新約顯現。約瑟在饑荒時,供應穀物給弟兄們以作糧食,如今耶穌是「生命的糧」—天上的嗎哪—「叫飢餓的得飽美食」(約翰福音6:35,路加福音1:53)。
未來有那麼一天,以色列眾民將回到應許之地,也將從仇視的世界中得著拯救,他們會認識他們的彌賽亞耶穌(撒迦利亞12:10,羅馬書11:26)。那將是何等美好的一天,那位被人所鄙視與拒絕的,既已從死裡復活,就活著向祂的弟兄顯現…並成為全人類之主!
註:戰時內閣(War Cabinet)是一個由政府在戰爭時期組成的委員會,通常是部長全面執行的一個內閣,其中有高級軍官和反對派政治家作為成員,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
更多資料請參閱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r_cabinet
慶賀貝爾福宣言
神的救贖計劃與以色列的命定
被遺忘的傳統—支持以色列
神心意中的以色列與列國
《以色列—行走在神蹟中的國家》文章系列
《橄欖樹的奧秘》文章系列
文章作者:查理斯.蓋德恩爾(Charles Gardner)
翻譯|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