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以色列的復國介紹

1948年5月14日下午四點,由以色列總理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宣告國家新生獨立,同時英國在此地的任務轄管也隨之結束;以色列終於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一個國家。當時,宣告主權獨立成為國家後,隔天收音機傳來了[註一]帶領百姓以希伯來文宣讀聖經以西結書37章– 以西結遵命說預言,正說預言的時候,不料,有響聲,有地震;骨與骨互相聯絡…之後領受上帝的氣息,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主對我說:「人子啊,這些骸骨就是以色列全家…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將你們安置在本地,你們就知道我耶和華如此說,也如此成就了。這是耶和華說的。」就在這一天,隨著一個外邦人強制性政府的終結,這個驚人的回歸,最終形成了屬猶太人的國家—以色列。

當我們了解以色列如何建國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促成以色列建國,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猶太復國主義「又稱錫安主義」與基督徒錫安主義。他們都是跟隨著妥拉、聖經,是神的心意,來建造以色列國家。這是聖賢先輩偉大真實的目標,一代傳承一代,更是跟隨著亞伯拉罕、摩西、以西結;神選召了百姓來建立以色列國,使我們更加地敬畏神。

我們在以色列查考資料後發現,這些真實的故事是我們外邦教會屬靈遺產的核心,是每個愛以色列的基督徒都無法忘懷的故事。接下來,相信每個愛以色列與猶太人都需要了解的,當我們來看許多愛主耶穌的弟兄姐妹為著猶太人歸回與重建以色列而全然擺上自己時,願這粒麥子也進駐到你我的心,為錫安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

猶太復國主義「又稱錫安主義」推動建國歷程

創立猶太復國主義是一位猶太裔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 Herzl),是以色列國父。赫茨爾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童年時,因著姐姐病死後,就跟著父母搬至維也納。求學時研讀法律,學成後並擁有律師執照。之後從事自由記者,同時也是一名戲劇作家。主後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次錫安議會,猶太復國主義要求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民建立公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宣稱這對錫安主義是不可改變的。為了尋求大國的支持,赫茨爾曾透由關係與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奧斯曼帝國蘇丹,說服他們的支持。威廉二世更是曾經來過耶路撒冷,由雅法門轟動一時地進入,並踏訪苦路,但是最後尋求支持的路還是終告破裂。之後,赫茨爾又轉而尋求英國的支持,仍是破局沒有下文。猶太人想要在這塊應許之地建立猶太人家園真是費盡了心思力氣。在赫茨爾領導下,創辦了猶太墾殖銀行與猶太民族基金會,當時,這對於繼續推動建國之路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赫茨爾去世後,親英的魏茲曼(Weizmann (1874-1952))成為猶太復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魏茲曼出生在蘇俄,當時在俄國,猶太人是沒有什麼出路的。因此魏茲曼到德國受高等教育,又轉而到英國進修生物化學。1910年成為英國公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到來,每個國家都極需要炸藥,當時英國只能從智利國家得著硝石,但是還是不夠,還需要合成法使用其他的化學成分機硝酸鹽,才能做成大量的炸藥。就在1911年,魏茲曼發明了一種方法,在穀物發酵中使用合成化合物發明了丙酮,使其在無煙火藥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功能,魏茲曼成功地幫助了英國脫離了缺乏炸藥的窘境。因此,在繼續推動猶太人在應許之地建立家園上,我們看見了有突破性的發展。

1917年11月,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Arthur James Balfour (1848-1930))致函給當時英國猶太復國主義領袖男爵羅特希爾德二世(2nd Baron Rothschild)的形式,以發表聲明。1922年,英國贊成猶太人在應許之地上建立家園,並認可了貝爾福宣言,這次是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得到了大國的認可,從而大大地推動了復國之路。1929年成立的猶太建國會,協助猶太人移居應許之地,促進希伯來語言文化發展、購置土地、促進農業生產。1933年希特勒排猶高漲,猶太人回歸人數激增,到了1939年間,在應許之地與巴勒斯坦百姓同居住的猶太人從三萬人倍增到五十萬人,這也達到了初步建立國家的人口規模;而這些年巴勒斯坦多次起義反抗,英國委任當局迫於阿拉伯世界的壓力,和她殖民的需要,於1939年5月發表了「巴勒斯坦問題白皮書 Palestine Statement of Policy」,限制了猶太人向應許之地的移民數量,限制購置土地。白皮書發表後,自然是引起了猶太復國主義的不滿,許多猶太人轉而尋求美國的支持,以大衛.本—古里安為首的親美派認為,英國已經成為阻礙。

當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鑰匙握在美國手裡,1942年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紐約市比爾特莫爾飯店(Biltmore Hotel)召開大會,通過了本古里安提出的綱領,要求結束英國委任統治並在應許之地上能夠自由地購置土地、農業生產。當時美國有五百萬猶太人,透過組織遊行示威、聯名上書;此時,正是歐洲猶太人被希特勒慘滅之時。1942年1月納粹召開了專門討論猶太人問題的會議,下達命令從肉體上根本地消滅猶太人,當時,反猶活動登峰造極,令人髮指,這是人類罕見的大悲劇。就在這個時候,全世界國家憐憫猶太人,救助猶太人呼聲高漲,美國、蘇俄出於各自的考量,先後公開支持猶太人在應許之地建國。二戰後,英國繼續遵循白皮書對猶太移民施壓,進行限制,使幾十萬歐洲猶太人滯留在難民營收容站。1946年8月,猶太復國主義者提出了應許之地分治方案,激起了阿拉伯人激烈的反對,英國對兩邊都束手無策也無法平息兩邊的戰事。

聯合國第181號決議

1947年1月,便將當時巴勒斯坦問題提交給聯合國,此時當地的猶太人已達六十五萬,佔巴勒斯坦總人口33%,在這分治方案中,聯合國出現了兩種意見,主張實行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分治的多數派方案和主張建立猶阿聯邦國家的少數方案,猶太人傾向於分治,阿拉伯人兩個都反對。此時,猶太復國主義者展開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爭取分治方案的實現,美國政府也像不少的聯合國成員得著支持分治方案。1947年11月,第二屆聯合國大會最終通過了分治決議,即第181號決議,結束英國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1948年5月14日上午,最後一批英國官員離開應許之地,英國委任政府在當地也劃下了終點。當天下午四點,猶太人領袖大衛.本—古里安在特拉維夫博物館宣讀以色列建國,向全世界宣布了一個猶太國家—以色列國誕生了。十幾分鐘後,美國公開承認以色列國;5月17日蘇聯也承認了以色列。一年後,以色列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經過了二千年的流亡離散,猶太人終於在應許之地重建了猶太國家,證實了上帝給亞伯拉罕、摩西與以西結的話語。[註二]

復國之路的推手

在推動復國進程時,有一個秘密組織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一個秘密組織,稱為帕魯辛(Parushim),由賀拉斯.卡倫(Horace Kallen)創建。這個秘密組織以推動猶太人復國為本,基督徒也都能參加,通過鑑定後,每個人需要在組織裡,上帝的面前宣誓,終身忠誠並致力於推動猶太復國運動使命,回歸上帝賜給猶太人的應許之地。我們從希伯來大學教授莎拉博士課堂中提到的資料中得知[註三],每個效忠組織的會員是如此宣誓:『在這個委員會前面,以我所珍視和聖潔的名義,我特此宣誓自己,我的生命,我的財富,以及我對恢復猶太民族的尊榮,以及作為一個自由和自主的國家的恢復,其神的話語完美,正義,豐富和保存猶太百姓的歷史性言論,文化和理想。為此,我奉獻自己代表猶太人,我的人民,並代表全人類;因此我報名參加了帕魯辛團契。我保證自己完全守護和服從,並保守秘密條規並參與服事的團契,使其存在及其目的。阿們。』

帕魯辛秘密組織裡,有著非常多的優秀領導者,他們都願意委身並擁有此決志。其中,路易斯.布蘭迪斯(Louis Dembitz Brandeis),是美國人猶太裔大法官,也是帕魯辛成員之一,卡倫與布蘭迪斯成為非常親密的夥伴,分享建國前必須成就的事情,一步一步有計劃地推動。赫茨爾也是其中的成員之一,而卡倫也透由與赫茨爾極忠實與最親密的顧問麥克斯.諾爾道(Max Nordau)常有互動,並渴望使帕魯辛秘密組織的推動成為國際化。我們從卡倫臨終前曾寫過的書信中明白,1918年初,在貝爾福宣言公佈後不久,卡倫再次給帕魯辛打電話,以解決巴勒斯坦如何發展成為一個基於經濟和社會正義原則的猶太國家的問題,這也是卡倫本身與其追隨者們高度重視的。根據卡倫在他1921年的猶太復國主義和世界政治中的描述,參加討論的八、九位弟兄姐妹都是經濟思想學派。然而,經共同同意,「他們決定盡可能使教條離開教條」,並面對將巴勒斯坦發展成自由猶太聯邦的現實問題。根據他們的討論,卡倫制定了「關於巴勒斯坦猶太人聯邦組織原則的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的核心,我們看到其中的精髓,成為所謂的「匹茲堡計劃」的七個聲明。匹茲堡方案是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在「1918年公約」的代表們,通過的一系列基本原則,它代表了卡倫和美國化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如他影響的布蘭迪斯弟兄,表達他們的信念和願景,重新排列巴勒斯坦成為一個示範民主猶太國籍。這些原則今天顯得相當普遍,事實上,以色列國已將其中大部分納入其中。

屬靈大覺醒

列維.帕森斯(Levi Parsons)是美國教會在1817年差派去巴勒斯坦的宣教士,他曾說:「在每一個猶太人的胸懷裡都存在著一種難以想像的願望,就是居住在上帝給予他們的土地上。」十九世紀初,在美國隸屬於街頭長老會的阿爾巴尼禮拜堂,約翰.麥肯唐納牧師在教會裡開辦了以賽亞書查經班,在查考經文中,他深深地對神要恢復猶太人歸回應許之地感到著迷。約翰牧師深信著也推動美國眾教會就是要幫助猶太人歸回到巴勒斯坦—這塊神應許給猶太人的土地。這個屬靈大覺醒後,我們看見在全球中,這個被長老會牧師所撒下協助猶太人歸回的種子,經過了134年之後,這個種子終於在1948年5月14日結出豐滿的果實。基督徒錫安主義為以色列的復興和回歸,奠定了聖經基礎,因為他們表白了聖經話語的真實性。[註四]

1821 年 4 月 3 日,美國先驅列維.帕森斯(Levi Parsons)參觀耶路撒冷猶太教堂,12月在埃及染病,隔年2 月於亞歷山大去世。

註一:Kelvin Crombie, For the Love of Zion
註二:Independence Hall Museum, Israel Museum, Herzl Museum
註三:Dr. Sarah Schmidt 目前任職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教授「現代猶太史與猶太復國主義歷史」的專任講師,並且分析專題「對照美國猶太人與以色列猶太人」並開辦此專題的研討會。帕魯辛團契資料出處 “Induction Ceremony into the Order of the Parushim,” with corrections and annotations in Kallen’s handwriting, and marked by him “Strictly Confidential” .
註四:KC. AJA. Michael David Evans,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 Zionism

延伸閱讀、影片觀賞:
撰文|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