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流散史(九)
十字軍東征時期的猶太人
十字軍東征(Crusades)是指在西元1096-1291年期間,一系列在教皇的允准下,由當時盛行封建制度的西歐地區領主們與騎士所發動的宗教戰爭。伊斯蘭帝國的擴張,佔領了當時屬於天主教聖地的耶路撒冷,而執政的伊斯蘭政權「法蒂瑪王朝」又迫害了非穆斯林的百姓,甚至摧毀了包括聖墓教堂在內的基督教與猶太教的聚會場所,該消息迅速傳至西歐,引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對立氣氛。羅馬教廷認為必須收復失去的土地,便進行多達八次的東征行動。
在十字軍第一次抵達巴勒斯坦(現在的以色列國)時,當時的巴勒斯坦各處都有猶太社區,估計約有50個猶太社區,地點遍佈包括耶路撒冷、提比里亞(Tiberias)、拉姆拉(Ramleh)、亞實基倫(Ashkelon)與凱撒利亞(Caesarea)等地區。
雖然十字軍東征討伐的對象是穆斯林,然而當十字軍軍隊抵達現今的以色列國土時,十字軍不只征討了穆斯林士兵,也一併攻擊當時也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甚至強迫猶太人改信天主教(基督教)。西元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猶太人與穆斯林士兵共同合作,保衛他們所居住的耶路撒冷,卻遭到十字軍的圍攻,十字軍圍城計畫成功,成功佔領耶路撒冷,並將當時一些猶太人當作戰俘,把他們驅逐至義大利南部的普利亞(Apulia)。早在西元一世紀時,普利亞已經有許多猶太人在此生活,在十一世紀時,猶太人在義大利南部生活的還算平安,猶太人有自己的土地能居住,亦可從事不同產業的,如:當時的染色業(Dyeing industry)。
除了巴勒斯坦當地的猶太人在十字軍東征時遭遇危難,當十字軍在西歐各處召集一起東征的人時,西歐當地的猶太人也受到攻擊,在德國萊茵蘭(Rhineland)的猶太社區被一些十字軍東征的民兵給摧毀,儘管當時各封地的領主與天主教政權試圖保護猶太人,卻還是無法阻止人民針對猶太人的攻擊,然而法國的猶太人卻安然地躲過這時期的危機,直到十二世紀,德國萊茵蘭地區的猶太社區才再次重建,而猶太人的經濟活動迅速蓬勃發展。
總共八次的十字軍東征,前前後後共進行了近兩百年,儘管對猶太人的流散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卻也煽動起歐洲的猶太人朝聖的心,並在巴勒斯坦與歐洲間日益增加的海上交通下,使許多猶太人走訪甚至回到耶路撒冷,並促成在西元1211年的「三百名拉比的阿利亞行動」(The Aliyah of Three Hundred Rabbis),數百名拉比從西歐,成為阿利亞(移民)回到以色列土地。
自西元1211年開始,即有大批的猶太人從散居的地點來到以色列與耶路撒冷,但十三世紀的耶路撒冷再度落入十字軍手中,故造成部分猶太移民被迫離開耶路撒冷城。
撰文|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