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屠殺紀念日:以色列現有多少大屠殺倖存者?
2021年大屠殺暨英雄紀念日(Holocaust Martyrs and Heroes Remembrance Day),一名以色列國防軍士兵為一名倖存者在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點燃火炬。(照片來源:OLIVIER FITOUSSI/FLASH90)
根據大屠殺倖存者權益管理部門(Holocaust Survivors’ Rights Authority)週日在大屠殺紀念日之前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共有147,199名大屠殺倖存者生活在以色列,而其中462人去年慶祝了他們的100歲生日。
在這些大屠殺倖存者中,有521名為因著烏克蘭戰爭而來到以色列的新移民,他們去年被政府認證為大屠殺倖存者。
大屠殺倖存者權益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大屠殺倖存者中年齡最小的是76歲(出生於1946年),在戰爭結束時他還在母腹中,而後依法獲得大屠殺倖存者的身份。目前21%的大屠殺倖存者(約31,000人)超過90歲,且超過100人超過100歲,而生活在以色列的大屠殺倖存者中有60%(約89,000人)是女性。
「海法」是最多大屠殺倖存者居住的地方,其次是「耶路撒冷」和「特拉維夫」。
過去的一年中,以色列在大屠殺倖存者們需要幫助的程式增設了更多的大屠殺倖存者服務中心,這些城市包括居住著4,697名倖存者的「拉馬特甘」(Ramat Gan)、居住著1,550名倖存者的「貝內貝拉克」(Bnei Brak)、居住著5,998倖存者的「佩塔提克瓦」(Petah Tikva)、霍隆,居住著4,752名倖存者的「霍隆」(Holon)以及在居住著1,086名倖存者的「莫迪因」(Modi’in)。
2022年4月26日,在大屠殺紀念日之前,特拉維夫的哈比馬廣場(Habima Square)有向公眾發送印有大屠殺受害者名字的週年忌辰(Yahrzeit)蠟燭的行動。(照片來源:TOMER NEUBERG/FLASH90)
下個月預計將在比亞利克村(Kiryat Bialik)開設更多大屠殺倖存者服務中心,這裡將為居住在迦特(Kiryot)和卡梅爾(Karmiel)的大屠殺倖存者提供他們需要的服務。
以色列當局認證的大屠殺倖存者中63%出生於歐洲,其中佔最多人數(37%)的地區為前蘇聯地區,而11%的大屠殺倖存者則出生於羅馬尼亞(Romania),還有5%的倖存者出生在波蘭。
另外,還有3,992人(2.7%)出生在保加利亞(Bulgaria)、2,065人(1.4%)出生於匈牙利(Hungary)以及約1,952人自德國出生。
約有37%的大屠殺倖存者出生於亞洲和北非,其中27,765人是來自摩洛哥(Morocco)和阿爾及利亞(Algeria)的猶太人在法國維琪政權(Vichy)統治下飽受各種限制和騷擾,另外有16,137人生活在伊拉克(Iraq)並於1941年6月遭受法爾胡德反猶騷亂(The Farhud riots)的暴行。
此外在以色列當局承認的大屠殺倖存者中,約7%是利比亞人(Libyan)和突尼西亞人(Tunisian),他們因著種族法而被驅逐到勞改營,有的甚至被送至賈達集中營(Jado concentration camp)。
去年,以色列向大屠殺倖存者分配超過56億新謝克爾的經費。
過去的一年裡,以色列發放超過56億新謝克爾的經費、補助金和福利,並致力於直接前往大屠殺倖存者的家中為他們提供服務與幫助。
「時至今日,隨著大屠殺倖存者年齡的增長,我們向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已提升,將更加個人化、並關注他們的健康且更為普遍。」總理辦公室副部長且負責大屠殺倖存者權益管理部門的烏里.馬克列夫(Uri Maklev)說。「以色列政府會盡可能地回應大屠殺倖存者的需要,我們將繼續優化為大屠殺倖存者提供的服務,因為他們是我們與在暴行中倖存下來之上一代人的聯繫。」
「去年,我們繼續擴大我們為大屠殺倖存者家庭提供服務的行動,包括進行超過16,000次的家訪,我們還幫助他們使用在以色列和世界上當享受的福利。」大屠殺倖存者權益管理部門主任羅尼特.羅森(Ronit Rosen)說。「我們的使命明確也時間緊迫,所以我們當迅速採取行動幫助大屠殺倖存者過上他們應得的幸福生活。」
大屠殺紀念日(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的國家儀式於週一晚上舉行,而週二上午10點會響起兩分鐘的警報聲,以示默哀。
以賽亞書40:1
你們的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
以賽亞書66:10, 13
你們愛慕耶路撒冷的都要與她一同歡喜快樂;你們為她悲哀的都要與她一同樂上加樂;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你們也必因耶路撒冷得安慰。
禱告方向
感謝神讓大屠殺倖存者得以在以色列度過他們的晚年生活,願神日日用祂的愛來醫治與安慰大屠殺倖存者的心,使他們的每一天都充滿盼望與喜樂,也願神賜給以色列政府智慧與政策來幫助大屠殺倖存者,並即時協助他們所有的需要。
撰文|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新聞來源:耶路撒冷郵報(Jerusalem Post)梅拉夫.科恩(MEIRAV CO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