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X兵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秘密猶太突擊隊

作者莉亞.嘉瑞特(Leah Garrett)解密歷史,揭開X兵團的驚人故事,X兵團是一支由講德語的難民志願者組成的單位,他們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瞞騙過納粹,並取得勝利。

左起:曼弗雷德.甘斯(Manfred Gans)(美國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提供);彼得.馬斯特斯(Peter Masters)(安森家族提供);柯林.安森(Colin Anson)(安森家族提供)

X兵團可能大家從來沒聽說過,他們是最勇猛的英國二戰突擊隊,正式名稱為「第3連第10號(盟軍間)突擊隊」,當中的87名成員主要是來自德國和奧地利的猶太難民,他們一心想報復摧毀他們家庭和家園的納粹份子,而其中有一些突擊隊的隊員,本身就是納粹集中營監禁的倖存者。

為了自身安全,這些勇敢的年輕人誓言要對自己的真實身份保密,並且使用英國人的名字。只有英國安全局的一名傷亡部門工作的秘書,擁有一份關於他們的真名還有來歷的名單。

在威爾斯和蘇格蘭進行了一年半的密集訓練後,X兵團的人被分配到盟軍的先鋒部隊,接著入侵歐洲,打擊納粹德國的中心。利用先進的戰力和反情報技術,以及他們的母語德語,他們執行了危險的任務,潛入敵軍。在這場戰役中,他們抓捕了敵方並且立即審問,這也為進攻的盟軍提供了寶貴的信息。

X兵團從來沒有聯合作戰過。他們獨自或以小組形式被調到盟軍部隊以及各個單位的師。而這些人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在行動中陣亡、受傷或失踪。

這本書的作者莉亞.嘉瑞特(Leah Garrett)表示:「沒有什麼能阻止他們。」這本書是關於一個被嚴格篩選和目標導向的單位,而他們機密的特性,很容易使他們被歷史遺忘。

5月25日出版的《X兵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秘密猶太突擊隊》將帶讀者走過這些人從中歐的青少年到英國突擊隊的旅程。由於作者成功解密長期密封的機密英國軍事記錄,每一頁的描述都充滿了至今未揭曉的英勇事蹟。

嘉瑞特是紐約亨特學院猶太研究中心主任,她也是希伯來語和猶太研究主任,她已經寫過一本廣受歡迎的二戰猶太鬥士的書《年輕的獅子:猶太作家如何重塑美國戰爭小說》。她對戰爭的研究和寫作的經歷也在《X兵團》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X兵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秘密猶太突擊隊,作者莉亞.嘉瑞特(霍頓.米夫林.哈考特提供)

這本書也包含了一些名人,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洛瓦特勳爵(Lord Lovat)、米里亞姆.羅斯柴爾德(Miriam Rothschild)和德國陸軍元帥歐文.隆美爾(Erwin Rommel)。更重要的是,嘉瑞特在X兵團中著重於三個人:柯林.安森(出生於法蘭克福的克勞斯.亞設)、彼得.馬特斯(出生於維也納的彼得·奧洛尼)和弗雷迪.格雷(曼弗雷德.甘斯出生於波爾肯,位在德國西北部的荷蘭邊境附近)。

莉亞.嘉瑞特(Leah Garrett))(德布.卡波內拉/亨特大學)

「我收集到最多的資訊是這三個人。他們也很適合放在故事的核心,因為他們彼此很不同,他們三個人代表了不同的背景以及不同的戰爭經歷」,嘉瑞特表示。

安森是由猶太人的父親和非猶太人的母親所生的獨生子。他受洗成為基督徒,一直到他的父親在他十幾歲的時候告訴他,他才知道自己是半個猶太人。1937年的秋天,安森的父親柯特在公開反對納粹後,被逮捕並且被送往達豪集中營。不到兩週後,蓋世太保的一名官員出現在他們家的門口,告訴他們,柯特死於「循環系統衰竭」。隨後柯特的骨灰也寄給了他的遺孀和兒子,而且費用由他們承擔。

1938年11 月水晶之夜之後,安森的母親極力想把他帶離德國。1939年2月,她終於成功讓他搭乘坐貴格會贊助的難民兒童運動列車前往英國。不過她留下來了,在戰後才與她的軍人兒子團聚,而安森也在義大利的苦戰中倖存下來。

X兵團唯一的照片,與一隻叫吉祥的狗一同入鏡。(馬斯特斯家族提供)

在德奧合併之後,安森.馬斯特斯與他離異的母親和姐姐從維也納逃到了英國。他們在倫敦與母親的姐妹重聚。跟隨在後的是馬斯特斯的外祖父,他是安森.馬斯特斯一生中影響他最深的猶太人,外祖父帶他去到了猶太教堂,為他的成人禮做預備。而安森.馬斯特斯的父親在戰前逃到了瑞士。

在英美盟軍登陸諾曼第的那一天,安森艱辛地走過與腰齊高的海浪,他一手牽著自行車,頭頂著一把湯米衝鋒槍,登陸在劍灘。在嘉瑞特的研究中,她發現與公認的歷史記錄相反,安森和其他騎自行車的突擊隊員,實際上才是首次走過重要的飛馬橋的人。

莫里斯.拉蒂默(Maurice Latimer,圖右)與被俘的德國士兵在荷蘭瓦爾赫倫島(帝國戰爭博物館提供)

《X兵團》的作者興奮地說:「我能夠用這本書改寫歷史!他們其實在那裡,只是沒人知道。」

甘斯(又名格雷)與被同化的X兵團夥伴不同,他來自一個東正教猶太家庭。(嘉瑞特在整本書中都稱他為甘斯,因為甘斯與其他夥伴相反,他在戰後恢復了原來的名字和嚴格遵守的猶太生活。)

1945年4月,伊恩.哈里斯在德國奧斯納布魯克率領被俘的德國士兵。(帝國戰爭博物館提供)

《X兵團》這本書最可能引人關注的部分是甘斯在戰爭結束時雇用一個司機和吉普車,花了兩天的時間從荷蘭經過德國,直奔捷克斯洛伐克尋找父母。他的父母從德國逃到荷蘭(戰前他們擁有公民身份的地方)。奇蹟似地,他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泰雷津發現父母還活著。

「集中營裡很快傳出了這個消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兒子回來尋找他的父母,而且還找到了。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猶太人都被殺害。納粹沒有取得任何勝利」,作者寫道。

有一位兒子回來尋找他的父母,而且尋見了

更離奇的事情是,甘斯向從加拿大流亡政府歸來的荷蘭公主朱莉安娜提出上訴。甘斯強而有力的說詞使他得以和公主會面,在會上公主承諾,會釋放集中營裡的荷蘭猶太人。公主也兌現了承諾,並幫助他們搬遷到愛因荷芬。不過甘斯的父母最終移民到了以色列,他們其中一個兒子在戰前早已定居在那裡。

不只有甘斯在許多個危險的戰爭中倖存下來,他整個家族也活了下來,他的父母和他們三個兒子,在大屠殺結束時保全了性命。

戰後在以色列的甘斯一家,曼弗雷德.甘斯(右後排)。(美國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提供)

嘉瑞特表示:「重要的事其實是,甘斯、安森和馬斯特斯都是例外,因為大多數X兵團失去了很多的家人。」

甘斯和X兵團的其他倖存者一樣,他在開啟生活以前,在歐洲停留了一段時間,幫忙做去納粹化的工作。

甘斯和馬斯特斯最後都搬去美國,在那裡他們以猶太人的身份公開生活,他們也和妻子與孩子們分享了他們的戰時經歷。馬斯特斯與甘斯不同,馬斯特斯繼續使用他加入X兵團時被迫採用的姓氏。

嘉瑞特解釋:「所有留在英國的人都保留了他們在X兵團的假名。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是他們成人的身份了。戰前的他們已經逝去了,在他們的腦海中回到德國或奧地利,實在太痛苦了。」

位在英國威爾斯阿伯多維的X兵團紀念碑。紀念碑並未提及部隊成員主要都是猶太難民。(馬丁.凱提供)

此外,這些人中沒有公開他們的猶太人身份,許多人皈依英國國教,並以這樣的身份養家糊口。嘉瑞特將部分因素歸因於男性的同化背景,部分原因還有地下反猶太主義的潮流。

要注意的是,在威爾斯阿伯多維豎立的X兵團陣亡成員紀念碑沒有提及他們的猶太身份,而這些人在他們敬愛的指揮官布萊恩.希爾頓—瓊斯(Bryan Hilton-Jones)的指導下接受訓練。

根據嘉瑞特的說法,猶太退伍軍人團的努力並未能成功說服地方議會去修改提供給遊客的小冊子中X兵團的資訊。

她寫道,「也許這本書的出版將鼓勵委員會重新審視他們的立場」。

嘉瑞特傑出的新書藉著全面描寫X兵團的功績,並精準寫出他們的身份來改寫歷史。倖存者過著不同的生活,但他們基本上團結一心。

嘉瑞特表示:「無論英國人是否提及過X兵團,他們都對英國人的接納以及給予他們與納粹作戰的機會,深表感謝。」

延伸文章閱讀及影片觀賞:

大屠殺倖存者將《妥拉經卷》歸還以色列
溫暖的大屠殺倖存者
大屠殺生還者故事(影片)

文章出處:TOI
文章日期:2021/06/17
翻譯|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