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以色列的第一個名字就是成為希伯來人

2021/11/14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家中,家人直呼我的名字;在社區中,例如在工作場合,人們稱呼我的姓氏。走出耶路撒冷城,我是「耶路撒冷人」;走出以色列,我是以色列人。在歷史上,以色列人的名字也經歷相同的轉變:希伯來人、雅各、以色列和猶太人。上帝選民在不同時期與環境中被賦予不同的稱號。

在這四個名字中,第一個是「難民」挑選的名字,第二個是一名「父親」給的名字,第三個是「上帝」選的名字,第四個是「外邦人」取的名字。從某個意義來說,難民、父親、上帝和外邦人形塑了一整個民族。從難民到一個家庭的父親,再到以色列地(Eretz Israel)的支派。上帝向以色列地的這位父親顯明祂自己,並給他取了新的名字。這些「上帝的精兵」(Warriors of God)引來外邦人的敵意,導致敘利亞王率先稱希伯來人為「猶太人」(Jew)。這四個名字按時間順序反映了以色列的歷史。

聖經中第一次提到希伯來人(Hebrew;Ha’Evri – העברי)這一詞是在上帝與亞伯蘭相識之後。創世紀14章13節中寫道:「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最初的聖經文本在提到這位難民時用的是Palit (פליט)這個字。在某些聖經譯本中,Palit這個字被誤譯為「逃脫者」(Escaped)。究竟聖經所指的這位難民是誰,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希伯來人(Evri 或作 עברי)一詞是來自希伯來文在過去和之後的字根 עבר。順道一提,很有趣的是,比亞伯拉罕早五代的祖先,就有人叫作希伯(Ever 或作 עבר)。亞伯蘭是遠從美索不達米亞 (Mesopotamia)平原、橫越大河而來的人,之後在約書亞記提到:「我將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從大河那邊(Beyond 或作 עבר)帶出來,領他走遍迦南全地」。

巴旦亞蘭(Aram-Naharaim)或是「兩河之間的哈蘭」(Aram between the rivers)是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地區名稱,亞伯拉罕就是從該地移民到以色列。亞伯拉罕不只離開河的「那邊」(Beyond),還發現了自己的過去,從而認識這位對他來說是全新的神和新的視角。由於這位難民是用「希伯來」(Evri)這個詞彙來稱呼亞伯蘭,由此推斷他是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亞伯蘭。這人離開了自己的故鄉,也拋下了舊信仰,亞伯蘭走出這個異教世界。這些人滿懷勇氣與力量走出去,因此他們是開路先鋒與開拓者,就像我們這個時代的以色列。

這位難民藉由這個名字將亞伯蘭從其他民族中分別出來,「區分成我們和他們」。我們是那些拋下過去的人,其他人則是仍住在該地的人。所有這些意義都包含在希伯來文對「希伯來」(Evri) 一詞的概念中。聖經中第一次用到這個詞彙就指明了這種二分法。上帝將祂的百姓從其他民族和習俗中分別出來,從而確立上帝自己的印記。直到如今,這個印記依然存留在希伯來文中。

約瑟在異地也被人稱為希伯來人,有一次在埃及波提乏的妻子首先稱他是希伯來人,之後又成了希伯來奴隸。還有一次他向獄中囚犯介紹自己是希伯來人,於是他被帶到法老面前。同一個故事也提到,埃及人被禁止與希伯來人分食麵包,或與希伯來人同坐。

法老的女兒在蘆葦叢中發現一名希伯來嬰孩摩西,被人放在小籃子裡。她的父親先前曾下令要希伯來接生婆殺掉所有新生男嬰。摩西長大後看到一名埃及人毆打他的希伯來兄弟。摩西告訴法老:「我主,希伯來人的神要我們往曠野去向他獻祭。」於是摩西和亞倫多次向法老表明這位以色列人的神。根據聖經記載,希伯來奴隸和迦南奴隸的規矩不同,先知耶利米也曾提到關於希伯來僕人和婢女的規定。

對於以利時代的非利士人來說,以色列十二支派也是希伯來人。當以色列人將約櫃從示羅抬到營中並大聲呼喊時,非利示人聽到聲音就詫異,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先知約拿在船上介紹自己是敬畏上帝的希伯來人,就是這位創造蒼穹、滄海和旱地的神。

新約聖經中使徒行傳(第六章)談到,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希臘人和希伯來人之間關係緊張。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保羅在處理信徒問題時提到:「你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你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你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在同一封書信中,他也提到猶太人。保羅在給腓立比人的書信(第三章)中寫道:「他也是第八天受割禮,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他是法利賽人。」希伯來書信可能是寫給耶穌的希伯來信徒,也就是彌賽亞猶太人(Messianic Jew)。保羅在書信中提到象徵他身分的所有四個名字。

為何當時上帝選民的第一個稱號會是「希伯來人」?雖然希伯來人、雅各、以色列和猶太人都是指同一個民族,但這四個名字究竟有何不同?以色列是雅各的新名字,後來又改了新名字:猶太人。以色列是上帝為應許設立的立約之名。有趣的是,掃羅王如何在打敗非利士人後吹角說道:「要使希伯來人聽見」。

猶太人一詞出現在後來的聖經中。敘利亞王(亞蘭王)利汛攻打猶大王亞哈斯,並「將猶大人從以拉他趕出去」。利汛是第一個稱他們為猶太人的人,對於猶太人的定義可以追溯到第一聖殿時期的一個支派,或是指猶大國。在北國以色列十支派遭到驅逐並流亡海外後,只剩下猶大支派還留在以色列地。在以斯帖記中,人稱末底改為猶太人。由於剩下的支派已經消失,因此從那時候起,以色列人就被稱作猶太人。由於當時的以色列人口只包含猶大和便雅憫支派的後裔;因此,人不再稱以色列人為希伯來人,而是猶太人。這是外邦人給他們取的名字。大家經常聽說猶太人和猶太百姓遭到逼迫,但從未聽過希伯來人遭到逼迫。不過,仍然保留希伯來文和該語言所屬的民族。

今天,以色列人民被稱為以色列人,而不是希伯來人。這個國家人民經常為了身分問題爭論不休。有些人首先形容自己是猶太人,其他人則認為自己是以色列人。傾向宗教派人士更有可能形容自己首先是猶太人。相反地,世俗派猶太人較有可能將自己定位為以色列人;因為嚴格說來,這個國家的非猶太人也是以色列人。

在以色列建國之前,希伯來人這個名稱被用來指以色列地不斷增長的猶太社區。「希伯來同胞!我們要成立希伯來政府並實現建國計劃,這是拯救自己百姓、維護自身生存的唯一辦法。以色列神會幫助我們。」這是當時伊爾貢(Etzel)等猶太復國主義地下組織的戰鬥口號,以色列總理比金(Menachem Begin)就是出身於這個組織。為了在這個國家中劃清猶太人與阿拉伯族群之間的界線,「希伯來人」是以色列草創時期常用的詞彙之一。尤其是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前,猶太人想要喚起新以色列中的聖經時代。因此,他們轉而訴諸自己民族的第一個稱號,展現上帝選民真正的本質與特性,也就是上帝的開路先鋒。

文章來源:israel today
文章日期:2021/11/14
翻譯|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