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中東第五次戰爭-黎巴嫩戰爭(下)

貝谷地之役-螻蛄19號行動

6月9日戰爭出現了轉折,以色列與敘利亞軍隊展開戰鬥,敘利亞加強其在貝卡谷地的軍事防禦,並向以軍開火,當地的巴解組織(PLO)恐怖份子繼續堅守陣地,而敘軍沒有阻止恐怖份子的行動。

當時以色列軍隊在傑津(Jezzine)與敘利亞展開局部的衝突,一開始以色列試圖避免與敘軍對抗,要求敘利亞退到戰爭開始前的陣地以及擊退那些在敘利亞北部的PLO恐怖份子,敘利亞未給予任何回應的情況下,以色列則開始採取行動。

1982年6月,飛行員在螻蛄19號行動開始前聚集在一起。(圖片來源:COURTESY AVI BARBER)

當日下午以色列展開「螻蛄19號行動」(Operation Mole Cricket 19),空襲敘利亞地所有對空飛彈系統,摧毀15個與損壞4個敘利亞部署的地對空導彈系統。

1982年初,敘利亞其中一個地對空飛彈站點,俯瞰著貝卡谷地。(圖片來源:Wikipedia)

襲擊期間,敘利亞22架戰機在大規模空中混戰裡被擊落,在被剝奪地對空飛彈系統防禦的情況下,接下來的幾天裡敘軍繼續派更多的戰鬥機飛遍貝卡谷地。以色列空軍戰鬥機因著不懼怕已經失去地面防衛的敘軍,在空中勝利擊敗敘利亞90架戰機,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場空中混戰中,以色列沒有失去任何一架戰鬥機。自贖罪日戰爭以後,以色列再次證明他們是空中的霸主,以色列佔領傑津與黎巴嫩山區的北部與南部,並持續向前攻進。

逼退巴解組織

6月14至17日,以色列在佔領首都貝魯特附近的主要機場後,以色列向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提出停火,並要求巴解組織撤軍,然而巴解組織拒絕以色列的提議。直到22日,以色列再度對敘利亞軍隊發動攻擊時,敘利亞決定撤軍,而以色列控制住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西區。

27日,聯合國第七次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並從黎巴嫩無條件撤軍,巴解組織也趁勢向以色列提出了三個條件:
(一)要求以色列軍隊從貝魯特南部向後撤5公里(二)允許巴解組織在黎巴嫩軍隊中保留一支象徵性軍事單位(三)讓巴解組織繼續待在貝魯特。

1982年以色列軍隊圍困巴解組織時的貝魯特街景。(圖片來源:Alchetron)

被戰火打擊到殘破不堪的貝魯特市景。(圖片來源:Alchetron)

以色列最初展開戰爭的原因,就是想讓巴解組織離開黎巴嫩,索性斷然拒絕這三項條件,並同時要求巴解組織游擊隊立即向黎巴嫩軍隊繳械,撤出黎巴嫩境內,雙方都不讓步的情況下,進行了長時間談判,於是以色列在8月5日包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總部大樓,武裝部隊圍困住巴解組織,使他們遭受武力與心理戰的威脅。10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夏隆下令對貝魯特進行攻擊,期間超過300人喪生與2300多人受傷,直到12日,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才同意從黎巴嫩撤出。

8月21日在聯合國維和部隊(約2000人兵力)的監督下,巴解組織正式被驅散至其他國家如:約旦、伊拉克、突尼西亞、蘇丹、敘利亞、阿爾及利亞、葉門等阿拉伯國家。

1982年在黎巴嫩的以色列軍隊。(圖片來源:Pinterest)

9月15日以色列再度進軍貝魯特,但卻在國際壓力下於29日開始撤出軍事單位。以色列與黎巴嫩簽署了撤軍協議,經過五個月談判,以色列與黎巴嫩簽署撤軍協議,然而對於敘利亞與巴解組織,以色列為單方面撤軍,最終以軍撤出所有的兵力,結束了中東第五次戰爭。

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

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發生一件讓國際社會十分譁然的大屠殺事件,造成至少800名巴勒斯坦平民喪生,然而其他數據顯示遇難人數應超過3000人,是謂「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又稱「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

1982年9月16-18日「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又稱「薩布拉-夏蒂拉大屠殺」(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圖片來源:AFP/Arab News)

1982年9月20日,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看著一具蓋著毯子的屍體。(圖片來源:AP Photo/Nash)

在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撤離黎巴嫩後,8月23日黎巴嫩長槍黨領導人巴希爾.傑馬耶勒(Bachir Gemayel)在以色列與美國的支持下,被黎巴嫩議會選為黎巴嫩總統,一個月後卻在襲擊中被刺殺,導致以色列軍方9月15日再度進駐貝魯特,並包圍巴勒斯坦難民營,就是黎巴嫩首都薩布拉街區與附近的夏蒂拉難民營,為要剷除剩餘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份子,16日以色列軍隊默許黎巴嫩軍隊民兵(尤其是長槍黨的民兵)進入難民營,在新仇舊恨的憤怒中,黎巴嫩軍隊展開為期近三日的血腥大屠殺,不分身份與年齡,無條件殺害,造成大量無辜的平民身亡。直到美國、法國與義大利派出部隊,協助黎巴嫩維護安全時,以色列才再次從黎巴嫩撤出。

大屠殺事件後續發展

1982年(左)美國國防部長卡斯珀.威拉德.溫伯格(Caspar Willard Weinberger)與(右)以色列國防部長艾里爾.夏隆。(圖片來源:Wikipedia)

雖然以色列軍方並未參與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然而袖手旁觀與默許的態度使得以色列民眾十分憤怒,在9月25日,有約40萬以色列男女在特拉維夫街頭示威(也有其他較低的數據,然而最低的數據顯示至少有10萬人參與),譴責以色列軍方默許大屠殺的行徑,並要求成立調查委員會,查明究竟誰該為此事件負責,最終調查是因著夏隆國防部長未經政府同意,逕自下令讓黎巴嫩長槍黨民兵進入難民營,導致夏隆部長最終引咎辭職並下台。

戰後影響

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軍隊的死亡人數約為667人,受傷人數約為6,500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敘利亞軍方死亡人數分別約為2,400人與1,200人。以色列一開始希望能透過扶植黎巴嫩的親以色列政府,來剷除帶來潛在危險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然而戰爭結束時,以色列卻未達成一開始所預想的,反而因著貝魯特難民營大屠殺事件,帶來來自國內與國際間的譴責,也加劇巴勒斯坦激進份子對以色列的怒火。

1982年9月,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從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撤出後,自1983年5月起,敘利亞在貝卡谷地扶持阿布.穆薩(Abu Musa)的巴解組織部隊(非阿拉法特領導的派系),而原本由阿拉法特領導的巴勒斯坦組織,則從黎巴嫩退到西岸地區與加薩地帶。

奧斯陸協議

1993年9月13日,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中)站在巴解組織領導人阿拉法特(右)和以色列總理伊扎克.拉賓(左)間,以巴領導人在華盛頓特區的白宮握手。(圖片來源:CNN)

在美國的介入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於1993年和以色列當時總理伊扎克.拉賓(Yitzhak Rabin)簽署「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正式名稱為「臨時自治政府安排原則宣言」(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on Interim Self-Government Arrangements),協議內容提到以色列將逐步撤出加薩與部份西岸土地,並將土地交由巴勒斯坦當局(Palestinian Authority,也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管轄,此舉展開了以巴間的和平進程,然而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像是哈馬斯(Hamas)與伊斯蘭聖戰組織(Islamic Jihad)反對和平進程,在1994至1996年間展開數次恐怖攻擊,甚至暗殺了以色列拉賓總理,導致奧斯陸協議無限期停擺。

(2013年照片)示意圖:必須解決以巴雙方衝突才能為中東帶來穩定的局勢。(圖片來源:Politico)

雖然第五次中東戰爭在1982年9月底時,因著以色列軍隊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撤出黎巴嫩則宣告結束,然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的問題與後續的震盪卻持續直到如今,對以巴雙方來說,這些問題似乎是個未解之謎,然而我們依然相信和平的曙光將會照耀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並等待在以賽亞書19:23-25所預言:「當那日,必有從埃及通亞述去的大道。亞述人要進入埃及,埃及人也進入亞述;埃及人要與亞述人一同敬拜耶和華。當那日,以色列必與埃及、亞述三國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因為萬軍之耶和華賜福給他們,說:埃及─我的百姓,亞述─我手的工作,以色列─我的產業,都有福了!」實現在中東地區。

延伸閱讀及影片觀賞:

中東第五次戰爭—黎巴嫩戰爭(上)
中東第一次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影片)
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
中東第三次戰爭—六日戰爭
中東第四次戰爭—贖罪日戰爭

撰文|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
參考來源:

維基百科:第五次以阿戰爭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第五次中東戰爭

Operation Peace for Galilee (1982)
https://mfa.gov.il/MFA/AboutIsrael/Maps/Pages/Operation-Peace-for-Galilee.aspx

Israel Air Force: In Operation Peace for the Galilee (1982)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israel-air-force-in-operation-peace-for-the-galilee

First Lebanon War: Background & Overview (1982 – 1985)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background-and-overview-of-first-lebanon-war

First Lebanon War: Massacres at Sabra & Shatila (September 16-17, 1982)
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massacres-at-sabra-and-shatila

Palestinian left-wing factions rejoin PLO meetings after brief boycott
https://english.alaraby.co.uk/news/palestinian-left-wing-factions-end-plo-meeting-boycott

Timeline of the Lebanese Civil War From 1975 to 1990
https://www.thoughtco.com/timeline-of-the-lebanese-civil-war-2353188

War in Lebanon
https://www.britannica.com/place/Israel/War-in-Lebanon

Lebanon War, 1982 A Setback for the PLO and for Israel’s ‘Grand Design’
https://www.paljourneys.org/en/timeline/highlight/168/lebanon-war-1982

Operation Mole Cricket 19: 34 years later, the IAF’s most decisive victory remains the standard
https://www.jpost.com/magazine/operation-mole-cricket-19-456909

Siege of Beirut
https://alchetron.com/Siege-of-Beirut

The 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
https://www.arabnews.com/node/1660936

Sabra and Shatila, 1982
https://www.paljourneys.org/en/timeline/highlight/169/sabra-and-shatila-1982

Q&A: 2013 Israeli-Palestinian peace process
https://www.politico.com/story/2013/07/2013-israeli-palestinian-peace-process-094909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