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荷蘭基督教會走出悔恨擁抱猶太人

荷蘭基督教會承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未盡力幫助猶太人

荷蘭基督教會上週日(8日)發布一篇意義深遠的認罪聲明,承認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並未向猶太人伸出援手、給予更多協助,同時承認教會的角色助長了「反猶主義的種子與仇恨萌芽發展」。

這份期盼已久、具有歷史意義的聲明在紀念納粹反猶「碎玻璃之夜」(Kristallnacht pogrom)的典禮上宣讀。

回顧1938年11月9日,德國與奧地利境內的猶太人遭到逼迫,至少91人被殺害,數百間猶太會堂遭焚毀,7,500間猶太人經營的企業受到破壞,並多達三萬名猶太人遭捕,其中很多都被帶到集中營。

代表荷蘭基督教主教會議發言的呂內.樂費爾(René de Reuver)表示,教會的角色比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國當權之前早就存在了。「好幾世紀以來,將猶太人排除社會之外的鴻溝依然存在,以致他們會遭到逮捕與謀殺。」他進一步說道:「在戰爭時期,教會在上的權柄也缺乏勇氣選擇為本國的猶太公民站立。」

超過十萬名荷蘭籍猶太人,其中70%屬於猶太社群的人,在二戰中失去生命,難以倖免。大多都被運送到其他地方,連同羅姆人和辛提人(Roma and Sinti),都在納粹集中營遭殺害。

對荷蘭的猶太社群所發的聲明中,樂費爾認為實在等了太長久的時間,教會終於承認應該扮演的角色,「我們希望不會太遲,」他說。

「教會承認錯誤,也覺醒需要承擔責任。」他表示,「反猶主義是與神、與人為敵的罪。基督教會也參與在這犯罪歷史中。」

樂費爾認為問題並未於1945年納粹戰敗就結束了,對於猶太族群的財產賠償值得正視。戰後當猶太人從集中營回家,有些基督徒曾帶走猶太孤兒,此時卻拒絕將孩子歸還給猶太親人。

從大屠殺中倖存的一位拉比也出席上週日的這場典禮,他敘述了兒時的經驗。

「1943年4月,我五歲時被帶走。我腦海中仍看見在我們鹿特丹家裡的前院有納粹密探站在那裡。」萊斯.渥斯特(Les Vorst)拉比說道。他和父母、姊姊、兩個弟弟都被帶到荷蘭的韋斯特博克(Westerbork)集中營,然後再轉到另一個集中營。

他說:「當中的情況是絕對無法忍受的,人們受虐待,甚至都發瘋了,赤身露體在營區裡走來走去,忍受無盡的飢餓,連蝴蝶蛹都拿來吃。」1945年3月,集中營的猶太人被送到東德,預備進入毒氣室,但就在4月1日蘇聯士兵釋放了他們。

「但我母親無法倖免於難,運送途中她太過飢餓變得很虛弱,最後被埋在鐵道旁的大墳墓裡。」渥斯特拉比說。其他家人死於斑疹傷寒,他最後得以在隔年三月回到家鄉。

樂費爾允諾,荷蘭基督教會日後將致力抵抗反猶主義。

至於教育後代不再種族仇恨的重要性,荷蘭教會宣布:「我們會盡所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猶太—基督教的連結,促使雙方發展更深厚的友誼,並與其他人聯合抵擋現代的反猶文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