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

字級-+=
簡体 繁體
簡体 繁體

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中)

三國會晤達成共識,開啟戰爭序幕:

最終英法規劃對埃及採兩步入侵,首先以色列從西奈半島(Sinai Peninsula)攻擊埃及,而英法兩國會以分離戰爭人員與保護運河為由出兵。談判過程中,以色列其實不信任英國也不想與英國聯手,然而法國表示若沒有英國將不會採取行動,以色列只得試圖與英國打交道,英國當時與一些阿拉伯國家保持密切聯繫,也不希望以色列損害他們的關係,在保有各自立場與持續斡旋中,本-古里安總理(以)、皮諾外交部長(法)與迪恩爵士(英)簽署了七點協議,在以色列的堅持下,為防止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島後被英法遺棄,同時留下一份用法文寫的簽名副本。此外,雖然不是協議的一部份,但透過這次的會談,法國給予以色列在內蓋夫(Negev)核研究中心及提供天然鈾(uranium)的承諾。

埃及納瑟總統(圖片來源:CVCE.EU)

除了英法以三國的協議外,埃及和敘利亞與約旦也簽署一項三方的軍事協議,同意由埃及納瑟總統擔任三個國家軍隊的總指揮。於是在10月29日,以色列軍隊率先襲擊埃及的西奈半島,正式開始了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危機(Suez Canal Crisis)。

戰爭開始-加低斯行動

1956年10月29日下午五點以色列開始展開行動,以色列空軍首先將傘兵部隊帶至米特拉山口(Mitla Pass)附近,如以色列國防軍參謀總長戴揚所計畫的,封鎖米特拉山口,藉由空軍精挑細選的優秀飛行員駕駛P-51戰鬥機,飛到埃及軍隊後方,冒著墜地風險,超低空飛行,切斷了西奈半島電話線路,擾亂埃及的指揮和控制,從傘兵旅進到西奈半島的那刻,即開始 「加低斯行動(Operation Kadesh)」。以軍突然的襲擊下,埃軍一片混亂,以色列繼續趁勝追擊,僅花了一天的時間,攻下埃及重要軍事要塞:米特拉山口要塞,為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打下基礎。

以色列傘兵部隊,從軍機上降落至米特拉山口。(圖片來源:Israel Defense Forces)

加低斯行動時的以色列士兵。(圖片來源:Israel Defense Forces)

加低斯行動時的以色列士兵。(圖片來源:Israel Defense Forces)

10 月 30 日,英國與法國帶著軍隊進駐蘇伊士運河,對以色列與埃及下達最後通牒,要求以埃雙方停止敵對行動,並退到蘇伊士運河岸各10公里遠處,以及要求埃及同意英法兩國「臨時」佔領蘇伊士運河地區,以色列接受英法的要求,可想而知埃及拒絕這項要求。美國則發起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要求以色列撤軍,但英國和法國不接受安理會的決議。10月31日,英法兩國發動空襲,摧毀埃及的空軍基地,接連幾天後在11月5日征服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與法德港(Port Fouad)。以色列則繼續進軍,攻佔加薩地帶(Gaza Strip)與西奈半島的沙姆沙伊赫(Sharm el Sheikh)、阿里什(Arish)、阿布奧格拉(Abu Ageila)等地區。

加低斯行動時的以色列士兵。(圖片來源:Israel Defense Forces)

阿布奧格拉戰役

加低斯行動時的以色列士兵。(圖片來源:Israel Defense Forces)

以色列的傘兵部隊降落在埃軍的南方,埃及軍力徹底被牽制住,以軍直奔阿布奧格拉而去。主攻阿布奧格拉的原因是因其地理位置很重要,為埃及的重要交通樞紐,埃及也部署大量軍事據點保護該地區。戰役開打時,埃及朝著以色列不斷開火,以軍士兵憑藉著強大的火力壓制著埃及軍隊,戰爭打得非常激烈,以軍沒有想到埃及士兵的防禦會如此堅固,最後打破僵持局面的是以軍的機械化步兵旅(Mechanized infantry),炮火猛攻之下,成功壓制住埃及軍隊。最後,埃及士兵抵擋不了,以軍的裝甲車衝破埃及大部分的防線,阿布奧格拉幾乎完全落在以色列部隊的手上,然而剩下的埃及部隊沒有放棄抵抗,仍然不斷開火,戰爭依舊落幕,埃及僅存的陣地離阿布奧格拉已經有些距離,於是以色列部隊停止繼續進攻,徹底接管阿布奧格拉。

以色列坦克車駛向埃及。(圖片來源:History CENTRAL)

延伸閱讀及影片觀賞 :

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下)
中東第二次戰爭—蘇伊士運河戰爭(上)
中東第一次戰爭—以色列獨立戰爭(影片)
中東第三次戰爭—六日戰爭
中東第四次戰爭—贖罪日戰爭
中東第五次戰爭—黎巴嫩戰爭

撰寫|校稿|編審|耶路撒冷全球華人敬拜中心團隊
Scroll to Top